发布日期:2024-11-23 23:30 点击次数:155
编者按
为充分展现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工作水平和进展,积极引导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,中国上市公司协会(以下简称“中上协”)连续四年开展年度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(ESG)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工作。2024年度上市公司投稿案例合计596篇,涵盖环境、社会和治理3个维度、10个议题,中上协对相关优秀做法进行总结并连载,供市场各方参考。本文为总结报告中环境维度上篇内容,完整版将载于《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报告(2024)》,并于年底前发布。
秉持绿色发展理念
推动生态文明建设
上市公司秉持绿色发展理念,在减少碳足迹、优化资源使用和保护生态系统等方面积极开展行动,将环境责任纳入战略决策,通过创新技术和绿色管理模式,不断提升环境绩效。
01
积极应对环境及气候变化
推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
上市公司通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,既与国家发展战略同频共振,又主动融入国际话语体系,在全球竞争中争取主动,创造可持续的长期价值,推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。
聚焦顶层设计,积极应对气候风险。碧水源(300070)将气候风险管理职责融入风险管理架构,将适应气候变化的因素纳入业务决策,明确董事会、战略投资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、ESG工作小组在参与气候风险识别、风险评估、实施处理等风险控制的程序规范和管理机制。丽珠集团(000513)将气候相关的实体风险与转型风险全面纳入公司的ESG风险管理体系,建立ESG绩效表现与管理层薪酬挂钩的考核制度。新天绿能(600956)、京沪高铁(601816)强化气候风险识别,制订气候行动计划,将气候变化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。海南矿业(601969)围绕顶层架构完善,编制与气候变化风险管理、节能减排相关的程序文件。福田汽车(600166)制定双碳战略及实施路径,明确能效提升、低碳产品、绿色制造、绿色生态圈、能碳管理体系等五大措施,推进碳中和目标实现。维业股份(300621)、金盘科技参照TCFD的相关建议,从战略、治理、风险管理和目标等多方面明确气候风险的管理工作。
健全管理架构和制度,推动环境治理规范化运行。管理架构方面,如华东医药(000963)建立三级委员会责任体系,其中一、二级作为管理机构重点抓责任管控,三级作为实施机构重点抓具体风险辨识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。凌钢股份(600231)构建以党委书记和董事长、总经理、分管环保副总经理、安全环保部和各部门、各生产单元的五层环境管理架构,落实问责机制和重大环保问题的解决。牧原股份(002714)设立环保后勤部专职负责环境管理,下设生态环保技术处和区域-子公司-场区四级环境管理组织架构。双汇发展(000895)构建三级环境管治架构,制定《双汇“十四五”碳减排规划》,用以识别和评估气候变化对自身业务和价值链产生的影响。航材股份成立安全生产和节能环保委员会,设置包括公司高管、中层干部、班组长、安全员及员工等多层次的环安体系管理架构。中国海外发展、荣盛石化(002493)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。制度方面,如洽洽食品(002557)建立《洽洽食品环保管理制度》等内部环保规范文件;比亚迪(002594)制定《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》《废水、废气、噪声排放监测及控制程序》《建设项目“三同时”管理程序》等环境管理相关制度;大众公用(600635)制定《关于加强施工工地扬尘控制的通知》《废水管理办法》等内部管理制度;江南水务(601199)制定《水厂废弃物管理制度》等。
重视气候风险识别与机遇管理,完善环境管理流程。立讯精密(002475)组织与气候风险和机遇高度相关的重点单位,对上、下游及自身运营潜在的43项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估调研。兴业证券、东方证券建立“识别-分析与评估-监督与管控”气候变化风险及机遇的管理流程,将环境与气候相关风险因素纳入后续管理环节,并开展气候相关风险情景分析试点。中国太保(601601)研发气候风险管理相关系统与工具,持续提升气候风险管理专业能力。三棵树(603737)建立健全系统而高效的环境安全风险管理机制,全面覆盖环境风险识别评估、环境事故预防监测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等各个环节。凌钢股份定期对重点污染源、环保设备等进行环保检查和监测,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工作,并组建应急救援队伍,修订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》。沃特股份(002886)通过与环保咨询机构保持常态化合作和沟通,定期对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。
加强碳排放核算,精细化节能减碳管理。美的集团(000333)逐步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,制定碳管理办法,通过全面碳盘查了解自身碳排放现状。国网英大(600517)充分发挥低碳服务专业先发优势,积极参与低碳标准制修订,探索形成“碳管理七步行动法”。中国外运(601598)自主研发碳足迹计算器,实现碳排放全过程的记录、分析及计算,保障运输全程“碳排放可测算、可验证、可认证,碳排方案可优化,物流路线可选择”。协鑫集成(002506)基于区块链TaaS技术底座,实现产品溯源、产品碳足迹和组织碳三大管理,搭建碳链系统,记录产品端到端的全生命周期“碳足迹”,建立了全国领先的创新型碳足迹排放因子库。万科A通过数字化手段搭建碳管理平台,收集、记录、监测、分析相关碳排放及减碳数据,整合节能、减排、光伏等措施,实时统计和追踪整体碳排放计量,提供整体解决方案。中海宏洋研发推出ESG及碳资产计量平台、智能建造辅助平台、智能家居平台等数字化平台,为低碳管理提供数据支撑。软通动力(301236)、赛力斯(601127)等研发应用碳管理数字化平台,满足碳排放核算及数字化管理要求。银河证券将碳卫星、无人机等先进碳数据采集技术运用到企业碳排放统计中,运用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处理数据,大幅提升碳排放数据披露的全面性和精确性。
02
探索绿色发展
构建低碳经济新格局
上市公司主动对接国家“双碳”目标,探索绿色发展方式,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,积极研发培育低碳技术,加速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与绿色技术创新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双碳”战略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着力优化能源结构,推广绿色能源。通威股份(600438)将光伏发电与现代渔业有机融合,首创“渔光一体”绿色产业发展模式,形成“上可发电、下可养鱼”的“渔光一体”项目。江苏新能(603693)以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并重,着力改善当地用能结构,为地方发展注入绿色动能。中国电力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“光储充放一体化”公交示范站,采用光伏发电“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”的绿电模式,将光储充放多能融合,实现绿电消纳、有序充电、削峰填谷、多能互补。东华能源(002221)规划建设零碳产业园,将高温气冷堆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作为热源、发电等动力源,为园区提供稳定的绿色电力。卫星化学(002648)、和辉光电、招商蛇口(001979)增加可再生能源电力使用量,推动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使用结构。美的集团、科大讯飞(002230)遵循“绿电优先、减排并进、抵消为辅”的原则,推进绿色电力的使用。云铝股份(000807)、赛力斯结合工厂制造基地特点,在厂区内实施光伏发电项目,提高绿色生产水平。佛燃能源(002911)、京沪高铁、平煤股份(601666)、碧水源等充分利用资源,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。立讯精密通过屋顶光伏建设、直购绿电、绿证采购等方式,持续扩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。南网能源(003035)引入电化学储能系统、配置足量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、建设园区智能微电网运营系统等新技术,实现园区零碳排放。华润双鹤(600062)、丽珠集团、北新建材(000786)、长园集团(600525)等通过调整优化能源使用结构,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,进一步推进高效、清洁、低碳、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。
03
聚焦主营业务
促进企业绿色发展
绿色技术领域,中国神华(601088)探索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技术,解决固废及二氧化碳消纳问题,实现固废资源的循环利用。中信特钢(000708)研发以高强轻量化、长寿命、近终型等为特征的特钢产品,减少产品碳排放。新钢股份(600782)开展布袋除尘技术攻关,创新优化“顶部垂直进风袋式除尘器”结构,形成自主产权的原创技术和装备,实现我国大气环保领域重要技术创新。海螺水泥(600585)持续加大节能降碳、绿色环保等领域的研发投入,加快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,形成一批成熟的碳减排技术。平煤股份推广机电设备能效升级、大型设备余热利用,推进光伏发电站建设,积极探索地下空间开发和地热资源利用。和辉光电尝试生产材料和工艺变更,大幅度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及原材料使用量。碧水源通过自主研发的膜法水处理技术,全面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、恢复水生态、保障水安全。中国联通研发超高效机房空调,将多联、模块化等设计理念引入机房空调的系统架构中,有效降低碳排放。卫星化学结合自身产业特点,开发使用可回收和生物原料的低碳产品。东方日升(300118)、四川长虹(600839)、立中集团(300428)、华润双鹤、北新建材、天赐材料(002709)等不断优化生产工艺,广泛应用绿色原材料,同时推进产品设计与低碳技术创新。绿色交通领域,长江电力(600900)推动长江流域交通航运绿色转型,启动“电化长江”“氢化长江”先行先试项目。京沪高铁推进高铁站点绿色升级,提升能源管控技术手段。南方航空(600029)推广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,并上线优化“航油e云”飞机用油画像功能,运用定量加油功能,推进全流程数字化节油工作。绿色建筑领域,招商蛇口积极应用太阳能、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,打造绿色健康建筑,所有新建项目100%满足绿色建筑设计标准。中国建筑兴业以“光伏建材化”的思路,研发多款立面和屋面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列产品。冠中生态(300948)研发零碳建筑技术体系,涵盖储能式新型空调系统、智能空间舒适度系统、光伏外遮阳系统、植被系统等多项技术。广联达(002410)打造绿色建筑,深耕建筑能耗管理和碳排放管理,收购建筑能耗模拟领域全球领先的软件供应商,增强楼宇设计的可持续性。
践行绿色金融,撬动可持续发展新动能。邮储银行(601658)、交通银行、中国太保、中国平安、国金证券、招商证券等金融企业充分发挥投行、投资、研究、私募股权、期货等专业优势,积极开展绿色金融服务,支持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降碳,促进清洁低碳体系建设和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。农业银行与农业农村部合作支持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、重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,制定专项政策支持长江、黄河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,推出“生态修复贷”“林业碳汇贷”等多项特色绿色金融产品,助力绿色生态价值实现。民生银行创新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模式。建设银行、红塔证券(601236)、中航产融(600705)积极参与承销多样的绿色债券,结合科创金融和普惠金融,支持绿色产业项目。重庆银行(601963)、兰州银行(001227)推广运用综合金融服务模式,如“绿色信贷+绿色债券+绿色租赁+绿色消费”,为绿色企业提供资金支持。国信证券、中信证券等以资金配置引导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,通过为水电企业等新能源主体提供综合金融服务、发行绿色能源金融产品等方式,实现能源利用管理。中金公司(601995)、中信建投(601066)通过投行业务支持绿色领域融资,完成多个绿色低碳类项目,并积极承销绿色债券,支持企业绿色转型。第一创业(002797)创设首个ESG整合策略固收资管产品系列,推动ESG投研能力建设。永安期货(600927)通过风险管理工具,帮助企业锁定生产利润,有效衔接新能源期货和现货市场,提供非标产品配送服务,打通了绿色期货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。
完善协作体系,推动绿色价值链建设。国网英大将环保理念嵌入到生产全周期,对产品原料获取、加工、包装、储存、运输、使用到报废的整个过程进行环保管理,建立“绿色供应链”。伊利股份(600887)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、运营全过程,坚持“源头控制、过程管控、末端治理”的思路,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。招商蛇口提出低碳建造体系,推广绿色租赁公约,携手5万家供应链企业共同推进节能减碳。晶科能源、赛力斯与上下游共建可持续发展产业链,共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。此外,许多上市公司以切实的行动传递绿色低碳理念,带动更多利益相关方加入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。南方航空在旅客端首创“绿色飞行”按需用餐服务,上线“绿色飞行-旅客碳抵消服务”。中国中免(601888)联动上下游开展绿色环保活动,积极倡导可持续消费,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。华测检测(300012)通过开设公开课、研讨会、定期发布低碳简报月刊、气候变化政策解读等方式,全方位赋能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。国金证券推出“碳中和”行业分类与指数矩阵,为投资者提供高质量的“碳中和”产业投资研究指数工具。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专门设置智慧环保专题,共推出智能生态环境气象监测方案等十余类行业应用解决方案,累计向社会公众回复环保相关问题超过170,000次。
坚持数智结合,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。金盘科技、立讯精密将能源管理与智慧园区管理有机结合,持续推进智慧工厂管理平台建设。长江电力为客户量身制定“分布式光伏+绿电代理+碳足迹管理”一揽子智慧综合能源解决方案,助力打造“零碳”园区。大禹节水(300021)研发“水旱灾害防御综合指挥平台”,为安全度汛提供数据保障。利民股份(002734)建立子公司信息化安全环保管理系统,集安全环保监控、数据收集、应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。佛燃能源为燃气客户提供低碳热工窑炉装备、完成定制化节能改造项目十倍杠杆炒股平台,提高数字智能化控制水平。物产环能(603071)研制“电力热力行业数字化智慧环保云平台”,采用五阶段逐步演进的升级策略和三层级的系统功能架构,有序推进热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和智能化管理。